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城南片区有诸多历史遗迹,如何做好原址陈列和文物保护?”
“历史建筑怎样更好进行保护性修缮,真正把惠民举措落到实处?”
.....
近日,在临江街道新桥社区“党建+”邻里中心,鲤城区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委员工作站挂牌成立,并进行了首场履职活动——围绕城南片区文物保护及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开展沉浸式调研协商。现场,政协委员、街道相关负责人各抒己见,提出了简化古民居修缮申报手续、推动历史遗产连点成片展示等意见建议。
区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委员工作站围绕“城南片区文物安全保护及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开展微协商。
收集社情民意,反映百姓诉求,在协商中服务界别群众,这样富有意义的活动,只是区政协委员工作站贴近基层履职的一个缩影。
去年以来,按照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的要求,区政协积极推进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载体建设,依托政协专门委员会陆续打造了一批接地气、有特色的委员工作站。目前,区政协首批8个专委会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委员工作站已经全部建成、完成挂牌并开展活动,充分彰显了专门协商机构的生机活力,共同筑起政协委员与各界群众的“连心桥”。
从“走近”到“走进” 建在群众“家门口”
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是党中央对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如何让这一要求落地见效?
区政协坚持委员联系界别群众与政协履职工作一体部署、一体推进,聚焦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机结合、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打造联系群众新纽带、民主协商新路径,通过建设委员工作站,让界别群众深切感受到“政协离自己很近、委员就在身边”。
泉州市政协副主席周真平,鲤城区委书记黄辉灿,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陈燕飞,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政协党组副书记陈楚亮共同为委员工作站揭牌。
“走,到界别群众中去!”2023年12月12日,在刺桐艺术馆,随着红绸被揭开,区政协8个专委会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委员工作站正式亮相,吹响了区政协设立“委员工作站”的“集结号”。
坚持建在界别群众最多的地方、基层百姓最常去的地方。为方便工作开展、更好服务群众,区政协把“委员工作站”“搬”进社区“党建+”邻里中心,依托其群众“家门口”优势,更好地发挥功能作用,推动各界委员贴近基层一线、直联界别群众,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打通政协联系服务界别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委员工作站”在辖区8个街道层面的全覆盖。
同时,区政协全面发起动员令,组织来自31个界别的189名政协委员进“站”驻“点”,下沉基层,走进群众,把政协工作触角延伸到一线,在推动解决民生问题过程中,与群众结成紧密的联系纽带,架起民声民意“连心桥”。
建机制明路径 激发履职“新活力”
目标与方向清晰,才能事半功倍。
为更好推进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工作和委员工作站建设,实现委员沉下去、履职活起来,区政协坚持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双轮驱动,多次召开党组会、主席会进行系统谋划、深入研究和工作推进,先立后破,制定出台《鲤城区政协关于加强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拓宽界别工作范围、建立长效机制上“破题”。
“发挥政协委员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加强委员与界别群众经常性联系互动,实现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工作组织化、常态化、制度化。”《意见》对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机制等作出明确规定,其中,联系服务的内容包括: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参与基层治理、反映社情民意、服务群众需求五个方面。
区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工作站组织委员视察调研南外宗正司遗址陈列馆。
奔着既定目标,区政协以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和深化拓展三争行动为重要抓手,不断完善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制度机制,整合各类平台功能,全力推进专委会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委员工作站建设,让界别活动有载体、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有阵地。
在建设过程中,区政协印发《专委会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委员工作站运行规则》等系列制度文件,明确“党和人民连心桥、群众工作新载体、社情民意直通车”工作定位,形成“政协统一安排部署、专委会组织委员、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工作链条,为委员工作站建设提供组织保障。目前,8个专委会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委员工作站全部达到有名称标识、有固定场所、有工作制度、有活动开展的“四有”建设标准。
区政协经济和农业农村委员会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委员工作站开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专题学习讲座。
不仅如此,区政协将专委会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委员工作站工作列入委员履职量化考评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激发委员履职动力,提高履职效能,确保履职尽责。
融入群众生活 协商开出“幸福花”
“更加广泛联系服务界别群众,依托制度化载体平台,围绕中心传民意、服务民生解民忧、团结联谊聚民力,凝聚起界别群众最大共识。”区政协主席陈燕飞在新年伊始召开的2024年工作务虚会上,对推进委员工作站建设运行再次作出部署。
“火热”的履职实践随即开启。在现场、去基层、到身边......区政协8个专委会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委员工作站在各街道社区“党建+”邻里中心“多点开花”,一系列百姓家门口的“微协商”活动相继开展,引导委员深入走访调研,参与协商议事,掌握民情民意,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区政协提案委员会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委员工作站开展“笋江花园城小区加装电梯”协商活动。
“小电梯”撬动“大民生”,小区加装电梯是不少居民热盼的民生实事之一,然而街道、社区在做群众工作过程中,碰到了很多具体利益诉求和问题。于是,在金龙街道金峰社区“党建+”邻里中心,区政协提案委员会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委员工作站开展微协商活动,引导居民参与自治,进一步统一思想、集思广益,为笋江花园城小区实现“电梯梦”作出努力。
区政协台港澳侨委员会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委员工作站开展“二郎巷改造”微协商活动。
地处老城区的二郎巷是古城北片区的低洼地带,每逢暴雨积水严重,给沿街居民商户、泉州师院附小师生及家长等群众造成困扰。对此,在开元街道东升社区“党建+”邻里中心的区政协台港澳侨委员会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委员工作站里,一场由街道、社区、群众代表、政协委员、施工单位等共同参与的“二郎巷改造”微协商应运而生。对于居民群众热烈讨论的问题和委员深入协商提出的建议,街道、施工单位在现场积极回应、解惑释疑,收到良好效果。
坐落古城核心、毗邻世遗点,是鲤中街道独特的区位优势。如何把区位优势变为发展优势,助推古城文化品质进一步提升?委员们以“区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工作站”正式落地新峰社区“党建+”邻里中心为契机,通过视察调研、协商座谈等收集意见建议,从突出文化底蕴到探索非遗活化,从完善交通配套到提升旅游体验,凝聚了推动鲤城文旅经济繁荣发展的智慧和力量。
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委员工作站组织委员视察调研滨江社区“党建+”邻里中心。
区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委员工作站围绕“整治周边环境,守护平安校园”开展微协商。
结合工作实际,在浮桥街道滨江社区“党建+”邻里中心,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委员工作站组织下沉的区政协委员考察智慧体育公园、“党建+”邻里中心,就目前社区“智慧体育公园电动自行车停放秩序管理”“‘党建+’邻里中心建设”等问题开展一线协商,积极建言献策。与此同时,设在江南街道霞洲社区“党建+”邻里中心的区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委员工作站,围绕“整治周边环境,守护平安校园”进行调研协商,现场向职能部门反映有关方面的具体情况。
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委员工作站举行应急救护知识培训。
努力在更大范围凝聚共识。在常泰街道新塘社区“党建+”邻里中心挂牌成立的区政协经济和农业农村委员会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委员工作站,3月7日,区政协十届“政协讲坛”第九讲专题讲座在这里举行,来自经济和农业农村委员会委员以及受邀的部分台胞台企齐聚一堂,共同深入学习《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委员工作站在海滨街道金山社区“党建+”邻里中心授牌后,随即组织委员开展急救知识进社区活动,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掌握正确急救技能,让应急救护理念深入人心。
坚持协商久久为功,成果落地见效。区政协要求各委员工作站要抓实“微讲堂”“微协商”“微建议”“微监督”,坚持群众在哪里、宣讲就在哪里、协商就在哪里,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履职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民生问题,找准惠民“小切口”,有序开展活动,丰富协商实践,实现“学习-提升-履职”“收集-协商-解决”路径优化和成果闭环。
截至目前,全区8个委员工作站已开展协商议事、学习交流等活动10余场次,委员和界别群众参与300余人次,汇集意见建议和社情民意信息近百条,推动了一批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如今,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的委员工作站,立足学习宣传的平台、了解民意的窗口、凝聚共识的渠道、服务群众的阵地,就像一座座“连心桥”,嵌到群众身边,融入群众生活,成为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汇聚成助力鲤城高质量发展的磅礴政协力量。